浙江康复医院

科研教学 > 学术论文

刺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5465
  朱苏生 王晓丽
  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慢性劳损使伸腕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或前臂伸肌总腱部分损伤造成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该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病程在1周~12年,其中1个月内16例,3个月以上24例,左侧10例,右侧24例,双侧3例。
  2诊断与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1)诊断标准: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所有病例经X线拍片排除肘关节部位器质性病变。(2)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治疗方法:(1)取穴:阿是穴、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2)刺灸方法:取阿是穴多向透刺,余穴采用直刺0.8寸,用泻法运针1分钟,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再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刺灸均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局部保暖,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
  4治疗效果:40例中,治愈24例,占60.0%;好转13例,占32.5%;未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
  5体会: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伤筋”、“肘劳”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组织粘连,功能受限甚则障碍。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止痛舒筋通络。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均为上肢痹痛要穴,提插捻转泻法以引病气外出;针刺对炎症渗出、变质和增生的病理变化呈现一种调整作用,可控制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炎症过程,调节炎症和病灶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粘连[3];且能提高痛阈,增加疼痛耐受力,降低痛觉敏感性[4]。艾条温和灸通过热和能量输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肌肉的营养供应,减小肌肉的粘滞性;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疏通脏腑,加速吸收水肿及病理产物,促进损害组织的修复和肿胀挛缩的消除。通过刺灸疗法,可以行气祛瘀、活血通络、温筋散寒、滑利关节、松解粘连,使得气血通、瘀滞消、损伤组织修复;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本法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 周海平.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90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3 ]  府强主编 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4
  [4 ]  曹琚敏.齐刺结合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3例[J].陕西中医,2005,26(6);571
  苏生 王晓丽
  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慢性劳损使伸腕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或前臂伸肌总腱部分损伤造成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该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病程在1周~12年,其中1个月内16例,3个月以上24例,左侧10例,右侧24例,双侧3例。
  2诊断与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1)诊断标准: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所有病例经X线拍片排除肘关节部位器质性病变。(2)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治疗方法:(1)取穴:阿是穴、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2)刺灸方法:取阿是穴多向透刺,余穴采用直刺0.8寸,用泻法运针1分钟,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再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刺灸均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局部保暖,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
  4治疗效果:40例中,治愈24例,占60.0%;好转13例,占32.5%;未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
  5体会: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伤筋”、“肘劳”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组织粘连,功能受限甚则障碍。本病治疗应活血化瘀、止痛舒筋通络。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均为上肢痹痛要穴,提插捻转泻法以引病气外出;针刺对炎症渗出、变质和增生的病理变化呈现一种调整作用,可控制机体的炎症反应,缩短炎症过程,调节炎症和病灶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粘连[3];且能提高痛阈,增加疼痛耐受力,降低痛觉敏感性[4]。艾条温和灸通过热和能量输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肌肉的营养供应,减小肌肉的粘滞性;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疏通脏腑,加速吸收水肿及病理产物,促进损害组织的修复和肿胀挛缩的消除。通过刺灸疗法,可以行气祛瘀、活血通络、温筋散寒、滑利关节、松解粘连,使得气血通、瘀滞消、损伤组织修复;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本法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  周海平.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90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3 ]  府强主编 实用针灸疗法临床大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34
  [4 ]  曹琚敏.齐刺结合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3例[J].陕西中医,2005,26(6);571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3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