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跟着《黄帝内经》看养生之道
发表时间:[2016-07-21] 浏览次数:6664
缙云仙都,美景中蕴藏着“非遗”瑰宝,“黄帝祠宇”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人文景观,更是黄帝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黄帝祠宇,坐落于仙都景区步虚山东南山谷中,俗称下宫,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至咸康年间(公元326—342),初名为缙云堂,简称云堂。
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是轩辕黄帝的行宫,也是黄帝驾龙登天之处。“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描述过黄帝羽化升天的情景。
置身于恢宏的黄帝祠宇前,我们在朝圣问祖的同时,深感人文始祖的文化在这里承前启后,缙云厚重而独特的千年黄帝文化再次向我们开启。
《黄帝内经》:知养生精髓,行调养典范
提到黄帝文化,首先想到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虽然不是黄帝亲撰,由于黄帝是中华名族文化的创始者,古代医家便借轩辕黄帝之名命名,后世亦习称中医为“歧黄之术”。《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它融汇百家,自成一体,凝聚了春秋至秦汉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对养生的阐述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国人素来注重养生,中医文化更是呈现人文性和多元思维的特点,将古人哲学的精气说引入自己的医学体系和人文生活中,赋予了生命以内在的活力。当然,现代和远古时代毕竟不同,我们无法回到从前去考究古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古代人所述的养生法则去调养。但是,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必要兼顾健康,在《内经》的养生法规和我们现今的生活中寻求到融合点,给自己圈出一个相对规律、可行的空间,运化通畅,享受天年。
中医养生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养,使人体全面健康,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此篇的主旨,便是借先人的智慧,综《内经》的经典言论小话养生之法则。
总则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古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通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总则,也就是说,他们能按照天地间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节自身的阴阳,适应寒暑往来的四季气候改变,适当地运动伸展活动肢体等方法来调养精神,锻炼身体,做到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操劳,不产生过多的欲望,从而达到“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效果——这是《内经》中传承的古代养生经典近乎理想化的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只有阴阳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于术数”是说人的生活起居需遵循天地间潜在的一些自然法则,尤其是五行之生克,在平时饮食、声色、情志方面都需注意。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更应“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顺应四时阴阳
顺时养生,正如《灵柩》里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生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发育成长。这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只有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是自然界的一员,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这样才会健康长寿。在春夏之季、气候凉转温、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时,必须相应地朝气勃勃,多做些户外活动,使阳气更加充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春而不彰。阳气得以保养,疾病就不易产生,人体就会健康延寿。
讲究生活规律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世则不然——“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再看后世之人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简而言之,即生活有规律,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无节制没有规律,人就容易早衰短寿。
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这是保持人体精力充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若劳逸失常、起居无节,则会影响健康,导致体力透支。人们顺应生物钟,一切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转合拍同步,时而平和,交替张弛。
养生之术,无须远求,只需在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就会受益无穷。凡过劳过逸,均对人体不利。
饮食有节亦有常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已经适应了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按时进餐能减少疾病、有益健康的道理。《灵柩.五味》认为:“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亦指出了不按时进食的危害性。
对于饮食的节制,《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饮食有节”的观点,人们要想长寿,就须“以食半饱法定自辅”。反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饱食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睡前,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过量也是损害人体健康,导致衰老的因素之一。
这一观点,在我们寻访过的几十位百岁老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因为很多寿星纵使生活环境有异,饮食偏好也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少吃多餐,且每餐基本只吃半饱。
科学的饮食,除了有节制、营养均衡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谨和五味”。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使人体的营养趋于平衡,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品种要多,营养要均衡,结构要合理,粗细粮、荤素搭配得当。
讲求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亦重视健身运动。因为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的秘诀。《内经》中早就有了“引导术”的记载。我国1800多年前的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为保健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他的学生吴增如法锻炼,亦活到90多岁,仍耳不聋,目不瞑,齿牙完坚。这说明长期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生理、心理得到调节,气血畅通,阴阳协调,从而延年益寿。
恬淡虚无,志闲少欲
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儿子的要求:人只有过清淡无求的生活,才能砥砺显明自己的志向,只有处于宁静无欲之中,才能有大的作为。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也提出相同观点——“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当人体意念专注,心无杂念,宁静养神的时候,调整呼吸可以使气道柔和畅通,调节身体可以使经络气血周流,脏腑和调。
天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于神,则自然心君泰宁,性地和平,知世间万事皆是空虚,终日营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虚幻,祸祸皆是无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不治己病治未病”,《黄帝内经》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始末,也是如今中医养生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养生的意义便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抗病能力,使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
然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运动量日渐减少,饮食结构比例失调,作息时间缺乏规律……这些给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成为现代人与《内经》养生法则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因此,养生不仅要被动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环境,而且要主动地调摄身心,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涵盖摄生、养性、保生、寿世等,既是国人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方式,又体现了国人的一种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的不懈追问。
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是轩辕黄帝的行宫,也是黄帝驾龙登天之处。“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描述过黄帝羽化升天的情景。
置身于恢宏的黄帝祠宇前,我们在朝圣问祖的同时,深感人文始祖的文化在这里承前启后,缙云厚重而独特的千年黄帝文化再次向我们开启。
《黄帝内经》:知养生精髓,行调养典范
提到黄帝文化,首先想到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虽然不是黄帝亲撰,由于黄帝是中华名族文化的创始者,古代医家便借轩辕黄帝之名命名,后世亦习称中医为“歧黄之术”。《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它融汇百家,自成一体,凝聚了春秋至秦汉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对养生的阐述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国人素来注重养生,中医文化更是呈现人文性和多元思维的特点,将古人哲学的精气说引入自己的医学体系和人文生活中,赋予了生命以内在的活力。当然,现代和远古时代毕竟不同,我们无法回到从前去考究古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古代人所述的养生法则去调养。但是,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同时必要兼顾健康,在《内经》的养生法规和我们现今的生活中寻求到融合点,给自己圈出一个相对规律、可行的空间,运化通畅,享受天年。
中医养生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养,使人体全面健康,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此篇的主旨,便是借先人的智慧,综《内经》的经典言论小话养生之法则。
总则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古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通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总则,也就是说,他们能按照天地间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节自身的阴阳,适应寒暑往来的四季气候改变,适当地运动伸展活动肢体等方法来调养精神,锻炼身体,做到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操劳,不产生过多的欲望,从而达到“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效果——这是《内经》中传承的古代养生经典近乎理想化的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只有阴阳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于术数”是说人的生活起居需遵循天地间潜在的一些自然法则,尤其是五行之生克,在平时饮食、声色、情志方面都需注意。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所以更应“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顺应四时阴阳
顺时养生,正如《灵柩》里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生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发育成长。这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只有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是自然界的一员,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这样才会健康长寿。在春夏之季、气候凉转温、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时,必须相应地朝气勃勃,多做些户外活动,使阳气更加充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春而不彰。阳气得以保养,疾病就不易产生,人体就会健康延寿。
讲究生活规律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世则不然——“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再看后世之人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简而言之,即生活有规律,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无节制没有规律,人就容易早衰短寿。
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这是保持人体精力充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若劳逸失常、起居无节,则会影响健康,导致体力透支。人们顺应生物钟,一切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转合拍同步,时而平和,交替张弛。
养生之术,无须远求,只需在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就会受益无穷。凡过劳过逸,均对人体不利。
饮食有节亦有常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已经适应了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食能以时,身必无灾”,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按时进餐能减少疾病、有益健康的道理。《灵柩.五味》认为:“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亦指出了不按时进食的危害性。
对于饮食的节制,《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饮食有节”的观点,人们要想长寿,就须“以食半饱法定自辅”。反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饱食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睡前,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过量也是损害人体健康,导致衰老的因素之一。
这一观点,在我们寻访过的几十位百岁老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因为很多寿星纵使生活环境有异,饮食偏好也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少吃多餐,且每餐基本只吃半饱。
科学的饮食,除了有节制、营养均衡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谨和五味”。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使人体的营养趋于平衡,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品种要多,营养要均衡,结构要合理,粗细粮、荤素搭配得当。
讲求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亦重视健身运动。因为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的秘诀。《内经》中早就有了“引导术”的记载。我国1800多年前的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为保健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他的学生吴增如法锻炼,亦活到90多岁,仍耳不聋,目不瞑,齿牙完坚。这说明长期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生理、心理得到调节,气血畅通,阴阳协调,从而延年益寿。
恬淡虚无,志闲少欲
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名言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儿子的要求:人只有过清淡无求的生活,才能砥砺显明自己的志向,只有处于宁静无欲之中,才能有大的作为。在《素问.上古天真论》里也提出相同观点——“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当人体意念专注,心无杂念,宁静养神的时候,调整呼吸可以使气道柔和畅通,调节身体可以使经络气血周流,脏腑和调。
天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于神,则自然心君泰宁,性地和平,知世间万事皆是空虚,终日营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虚幻,祸祸皆是无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不治己病治未病”,《黄帝内经》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始末,也是如今中医养生提倡的核心理念之一。养生的意义便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抗病能力,使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
然而,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运动量日渐减少,饮食结构比例失调,作息时间缺乏规律……这些给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成为现代人与《内经》养生法则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因此,养生不仅要被动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环境,而且要主动地调摄身心,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是一个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涵盖摄生、养性、保生、寿世等,既是国人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方式,又体现了国人的一种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的不懈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