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康复医院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小儿脑瘫康复的基本原则

发表时间:[2015-12-18]    浏览次数:6084
  脑瘫康复的基本目标并不是治愈及完全正常化,而是通过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康复等手段,使脑瘫患儿在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等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回复和补偿。力求实现最佳功能和独立性,提高生活质量,同其他公民一样,平等享有权利,参与社会,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脑瘫康复的基本原则如下:
  一、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期的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从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不断纠正异常,学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达到最佳效果。英国学者Bobath认为,早期康复治疗是恢复脑瘫患儿神经系统功能的最有效手段。
  二、综合性康复
  综合性康复是以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专家、治疗师、护士、教师等共同制订全面系统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康复,以达到患儿的身心康复。①针对粗大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措施是运动功能训练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管理”。目的是抑制异常运动、姿势模式,促进正常运动发育;②针对精细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对日常生活动作和能力进行训练;③针对身心全面发育,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身心发育;④针对语言及交流障碍,主要是进行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咀嚼吞咽功能以及交流障碍的训练;⑤针对局部问题的处理,可采用中西医结合、内外科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及辅助用具的综合方法;⑥针对心理行为问题,要进行心理治疗及行为矫正;⑦针对不利条件,要调整社会、家庭环境,确保患儿接受康复训练、接受教育。
  三、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脑瘫患儿的异常运动和姿势模式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康复必须与日常生活动作紧密结合。除了正规的康复训练之外,还要培训家长和看护着,开展家庭康复,注意采用正确的抱姿和转移方式,患儿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活环境和条件,预防并发症,制作和采用简单实用的辅助器具等。不仅使患儿学会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学习和注意保持正常运动和姿势模式,抑制异常模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康复训练中。
  四、符合儿童发育特点及需求
  无论是普通儿童还是残疾儿童,都具有儿童的天性,需要趣味、游戏、轻松愉快的氛围,需要引导、诱导、反复学习和时间,不断感知、感受、学习和实践,从而建立正常模式,得到身心发育。因此,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要符合儿童生长的特点和需求。在康复治疗中,既要考虑到环境、氛围、条件,又要采用符合儿童发育特点的康复治疗方法。最大程度地引导和诱导患儿的自主运动,充分尊重儿童的感受,选择采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尽量减少不良刺激,避免造成痛苦和损伤。
  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防止在未经科学检验的基础上,盲目地强调某种方法的奇妙性,滥用药物,盲目地应用某些仪器设备或临床治疗方法。要重视康复医学的团队作用,既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各类现代康复方法,也要努力发掘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藏的各类理论与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与包括手术、药物、辅助器具等在内的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和途径相结合的综合康复。
  六、积极推进小儿脑瘫的社区康复
  我国是人口大国,康复事业起步较晚,小儿脑瘫康复尚未形成体系,康复设施机构尚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开展社区康复和在家庭中进行指导的康复,与社区医疗、社区服务。妇女儿童保健、教育、社会环境改造以及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社会活动相结合,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脑瘫康复模式,是实现所有脑瘫患儿得到康复服务的必由之路。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4356号